關於醫家<盧和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盧和,字廉夫,明代浙江東陽人,為中醫史上重要醫家之一,其學術貢獻集中於本草學與丹溪學派醫理之整理與發揮。

盧氏精研醫理,尤擅本草之學,所著《食物本草》二卷,系統性收錄日常食物之藥性與療效,體現中醫「藥食同源」之思想。該書不僅詳述各類食材之性味歸經,更結合臨床應用,闡明其調理氣血、平衡陰陽之功,為後世食療學奠定重要基礎。

在醫理方面,盧和深得丹溪學派精髓,以朱震亨(丹溪)及其門人之著作為本,加以刪裁訂正,撰成《丹溪先生醫書纂要》。此書或二卷、四卷、八卷不等(版本流傳有異),內容聚焦丹溪「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」之論,強調滋陰降火、調和氣血之治法。盧和於書中不僅彙整丹溪學說,更結合自身臨床經驗,對痰證、鬱證等雜病機理提出補充,深化丹溪「氣血痰鬱」四傷理論之應用。

盧和之學術特色,在於融合實用性與理論性。其《食物本草》將藥理延伸至日常飲食,而《丹溪先生醫書纂要》則體現對經典醫論之提煉與實踐,二者相輔相成,反映明代醫家「由博返約」之治學傾向。其著作流傳於世,對後世中醫本草學與臨床辨證皆有深遠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