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盧明銓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盧明銓,字紹庵,明代著名醫家,烏程(今浙江吳興)人。其醫術精湛,醫德高尚,尤以仁心濟世聞名,常為貧苦病患診治而不求回報,深受時人敬重。
盧氏精研醫理,與同道組織醫學會社「一萬社」,取「以一御萬」之意,旨在透過學術交流提升醫道。其社名亦反映中醫「執簡馭繁」的核心理念——以基礎理論統攝萬變病症,此思想與《黃帝內經》「知其要者,一言而終」的辨證精神相合。
所著《一萬社草》為醫案專輯,惜未見國內傳本,現存日本抄本。此書應屬「醫案類」文獻,記錄臨床驗案與辨治思路。明代醫案著作(如《名醫類案》)多強調「因證制方」,盧氏醫案或亦體現此特色,結合四診八綱,展現其對氣血陰陽、臟腑經絡的調理手法。
盧明銓之學術背景,當以明代溫補學派興起為脈絡。同期醫家如張景岳重「陽非有餘」,李中梓主「脾腎並補」,而盧氏結社研醫,可能融匯諸家之長。其「一萬社」之名,更隱含中醫「治病求本」原則,與《傷寒論》「觀其脈證,知犯何逆,隨證治之」的辨證論治體系呼應。
此外,明代醫家重視「醫易同源」,盧氏或亦參酌易理闡釋醫道。如「一萬」概念,可聯想《周易》「太極生兩儀」之變易觀,反映中醫「整體觀念」下對病因病機的動態把握。此類思維常見於明代醫論,如孫一奎《醫旨緒餘》即以易理闡發命門學說。
註:日本抄本《一萬社草》若得見,或可進一步考證盧氏對金元四大家學說(如朱丹溪滋陰理論)之取捨,及其於溫病學萌芽期的診療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