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盧氏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盧氏
盧氏為戰國時期著名醫家,其生平履歷雖未詳載於史冊,然其醫術精湛,與當時名醫扁鵲齊名,故世人並稱「盧扁」,以彰顯其醫道之高超。據《列子·力命》記載,盧氏曾與俞氏、矯氏共診季梁之疾,諸醫各抒己見,唯盧氏提出「不由天,亦不由人,亦不由鬼,稟生受形,既有制之者矣」之論,強調疾病成因非僅關乎外在因素,更與個體先天稟賦及形體特質相關。此見解深得季梁讚譽,稱其為「神醫」。
盧氏之醫學思想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與「形神一體」之核心理念。其言「稟生受形」,暗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形與神俱」之說,認為人體健康與疾病,乃先天稟賦(體質)與後天形神調和與否所致。此觀點對後世中醫辨證論治影響深遠,尤其於體質學說與臟腑經絡理論中,可見類似思維。
盧氏與扁鵲並稱,反映其臨床診療之卓越。扁鵲以「望聞問切」四診聞名,而盧氏能與之齊名,推測其亦精於診法,且擅長剖析疾病本質。其論季梁之疾,不落鬼神、天命之俗套,展現中醫「辨證求因」之科學精神,與《內經》「治病必求於本」相呼應。
雖盧氏著作未傳世,然其事迹為後世醫家所重,尤其對中醫理論中「體質致病說」與「整體觀」之形成,具啟發意義。其名「盧扁」更成為古代醫術高超之代稱,彰顯其在醫學史上之地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