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產後肉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產後肉線,古時病名。出徐潤之《最新達生篇》。即產下肉線。詳見該條。
產後肉線,即產後陰道流血,俗稱“落紅”。《醫宗金鑒·婦科心法要訣》載:“產後七日,陰道流血,名落紅。”《醫學入門》載:“產後七日,陰道流血,名落紅,亦名產後血崩。”《醫宗金鑒·婦科心法要訣》載:“產後七日,陰道流血,名落紅。若血多不止,名崩漏。”
產後肉線的病因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- 產後氣血虛弱。產後由於失血過多,氣血兩虧,不能濡養胞宮,導致胞宮失於濡養,而致陰道流血。
- 產後惡露不盡。產後惡露不盡,阻塞胞宮,影響胞宮的收縮,導致陰道流血。
- 產後胞宮損傷。產後由於分娩過程中,胎兒娩出時,對產婦的會陰部和陰道造成損傷,導致陰道裂傷,或會陰部裂傷,或子宮頸裂傷,或子宮破裂,導致陰道流血。
- 產後感染。產後由於產婦抵抗力下降,易發生感染,如產褥感染、子宮內膜炎、盆腔炎等,導致陰道流血。
產後肉線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陰道流血。產後肉線的主要表現是陰道流血,血色鮮紅,量多,不凝固,可伴有下腹痛、腰酸、頭暈、乏力等症狀。
- 惡露不盡。產後肉線患者常常伴有惡露不盡,惡露色暗,有臭味,量多,不易排出。
- 子宮收縮不良。產後肉線患者常常伴有子宮收縮不良,子宮下垂,子宮脫垂等症狀。
- 產後感染。產後肉線患者常常伴有產褥感染、子宮內膜炎、盆腔炎等症狀。
產後肉線的治療,主要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。常用中藥有益母草、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、牛膝、地黃、白芍、甘草等。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辨證施治,選用不同的中藥組方,以達到止血、活血、補血、健脾、益氣等目的。
產後肉線的預防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產前做好產前準備,包括孕期保健、產前檢查等。
- 分娩時選擇正規醫院,由有經驗的醫生接生。
- 產後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保持外陰清潔,勤換衛生巾。
- 注意飲食營養,多吃新鮮蔬菜、水果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產後肉線是一種常見的產後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產後女性要注意做好產後護理,一旦出現異常,要及時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