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陸懋修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陸懋修(1818-1886),清代著名醫家,字九芝,號勉齋,別署江左下工、林屋山人,江蘇吳縣(今蘇州)人。出身世醫之家,早年專攻科舉,然屢試不第,遂繼承家學,潛心醫道,終成一代名醫。其學術深受柯琴(韻伯)與尤怡(在涇)影響,常以兩家理論為圭臬,評騭諸醫得失,著述宏富,於傷寒、溫病、運氣學說等領域尤具建樹。

學術淵源與特色

陸氏推崇《傷寒論》為中醫臨證根本,尤重陽明病機之闡釋。其《傷寒論陽明病釋》一書,以「陽明為成溫之藪」為核心,主張溫病多屬陽明範疇,力駁吳鞠通《溫病條辨》將溫病獨立於傷寒之外之說。此論繼承柯琴「六經地面說」與尤怡「傷寒貫珠」思想,強調六經辨證的整體性,認為溫病治法本於傷寒,而陽明經腑證治尤為關鍵。

於《內經》研究方面,陸氏精研五運六氣,撰《內經運氣病釋》、《內經運氣表》,系統梳理《素問》七篇大論中的氣化理論,以干支推演病機,並附臨證驗案佐證。其《內經難字音義》則考訂經文音訓,為後學掃除文字障礙,展現樸學功底。

主要著作與醫籍整理

陸氏畢生彙編《世補齋醫書》,分正續兩集:

  • 正集含《文集》十六卷(醫論雜著)、《不謝方》(驗方集)、《傷寒論陽明病釋》四卷、《內經運氣病釋》九卷、《內經運氣表》一卷、《內經難字音義》一卷。
  • 續集為醫籍校勘,包括重訂《傅青主女科》、增補《廣溫熱論》(戴天章原著)、校注《理虛元鑒》(汪綺石著)及《校正王樸莊傷寒論注》,展現其「以考據入醫門」的治學特色。

臨證思想與影響

陸氏臨證主張「先議病,後議藥」,強調辨證精準。其《不謝方》載簡效方劑,如治痰飲之「九芝先生化痰丸」,體現其「方貴簡練」的用藥風格。對虛勞證治,校注《理虛元鑒》時特別闡發「陽虛三奪」(奪精、奪火、奪氣)之說,補益朱丹溪「陰常不足」論之未備。

陸懋修融通傷寒與溫病學派之爭,以經學方法治醫,對晚清醫學影響深遠。其運氣學說研究,上承張介賓《類經圖翼》,下啟民初惲鐵樵《群經見智錄》,堪稱中醫理論與臨床結合之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