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陸汝銜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清代醫家陸汝銜,其生平籍貫雖未見詳載,然於中醫典籍編纂與臨證方書著述頗有建樹。所撰《醫學總論》一書,當屬匯通醫理之綜合性著作,內容或涉陰陽五行、臟腑經絡等中醫基礎理論,並結合當時臨證經驗,體現清代醫家「由博返約」的學術傾向。另著《內外症通用方》,應為匯輯內科、外科通用驗方之實用手冊,反映其「辨證施治」的臨床思路,此類方書在清代醫籍中頗具實用價值。

考清代醫學發展,康乾時期醫家多重視典籍整理與方劑匯編,陸氏二書之刊行,正符合此學術風氣。其《內外症通用方》可能參酌明代《普濟方》等大型方書體例,擇其精要而成,書中或載有內傷外感、癰疽瘡瘍等病症的治療方劑,體現「異病同治」的中醫治療原則。

就中醫理論而言,陸氏《醫學總論》當涵蓋「天人相應」整體觀念,論述四時養生、脈診辨證等內容,並可能援引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等經典理論。清代溫病學說興盛,該書或兼收葉天士、薛雪等溫病學派見解,呈現當時寒溫學派交融之學術特色。

陸氏醫著雖流傳不廣,然觀其書名,可推知作者具備「醫門法律」的嚴謹態度,注重理論與臨床結合。其方書編纂體例,可能採用「病-證-方」對應模式,符合清代「方證相應」的辨證傳統,對研究清代中期民間醫療實踐具有文獻參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