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陸士諤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陸士諤(1878-1944年),原名守先,江蘇青浦人,乃近代中醫界之重要代表人物。其父陸蘭垞為當地著名醫家,家學淵源深厚。陸氏早年致力於科舉仕途,後因際遇不順,遂轉而潛心鑽研岐黃之術,承襲家學而另闢蹊徑。

陸氏行醫始於松江,後遷至上海懸壺濟世,臨證經驗豐富,活人無數。其學術思想融會貫通古今,尤擅將傳統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。所著《醫學南針》一書,系統闡述中醫基礎理論與診療要訣,對脈學、辨證論治等皆有獨到見解,為後學提供明確指引。

在方劑學方面,陸氏重新詮釋汪訒庵之《湯頭歌訣》,撰成《新注汪訒庵湯頭歌訣》,不僅保留原書歌訣便誦之特點,更增補個人臨證心得,對方劑配伍與加減運用多有發揮。另著《丸散膏丹自制法》,詳載各類中藥劑型之製備工藝,體現其對傳統製藥技術之精深掌握。

陸氏亦重視醫話體裁,所撰《士諤醫話》與《國醫新話》,記錄其診療疑難雜症之經驗,內容涵蓋內科、婦科等諸多領域。書中多見對溫病學說之探討,尤擅運用衛氣營血辨證體系,對濕溫、暑溫等證治頗具心得。其論述常結合滬上地域特點,針對江南濕熱氣候所致疾病提出相應治法。

陸士諤之學術貢獻,在於承繼傳統之餘,更能因應時代需求而創新。其著作語言通俗而不失嚴謹,理論闡述與臨床實用並重,對近代中醫之傳承與發展影響深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