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陸瘦燕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陸瘦燕(1909-1969年)
陸瘦燕,原名李昌,後隨舅姓改姓陸,江蘇崑山人,為近代著名針灸學家。其針灸技藝承襲家學,後於上海行醫,聲名卓著。1949年後,先後任職於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、上海中醫學院針灸科主任、上海市針灸研究所所長,並擔任國家科委委員,畢生致力於針灸學術研究與教育。
學術貢獻與特色
- 重視經絡學說
陸瘦燕強調經絡理論為針灸治療之核心,認為辨證施治需以經絡循行為依據,尤其注重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氣血調控。 - 五輸穴與母子補瀉
臨床擅用五輸穴(井、滎、輸、經、合),結合五行生剋與母子補瀉理論,針對虛實病機施以針刺手法,如「虛則補其母,實則瀉其子」。 - 針灸手法創新
- 燒山火與透天涼:深入研究傳統複式補瀉手法,如「燒山火」(補法,分層進針,引陽氣入內以治寒證)與「透天涼」(瀉法,分層退針,導陰熱外出以治熱證),並加以系統化。
- 溫針療法:提倡針上加艾灸的溫針法,結合針刺與艾灸溫通之效,尤適於寒濕痺證及氣血瘀滯之症。
-
教育與推廣
創辦「中國針灸學研究社」,設立函授班培育針灸人才,對近代針灸教育的普及影響深遠。
著作與影響
陸瘦燕著述豐富,重要著作包括:
- 《針灸正宗》:闡述針灸理論與臨床經驗。
- 《經絡學圖說》:系統整理經絡學說,輔以圖示。
- 《刺灸法匯論》:詳論針刺與艾灸技術。
- 《腧穴學概論》與《針灸腧穴圖譜》:規範腧穴定位與應用。
其學術思想融合經典理論與臨床實證,對現代針灸學的發展具有奠基性作用,尤以手法操作與經絡辨證見長,至今仍為中醫針灸界所推崇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