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呂獻策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呂獻策,字匡時,廣川平原(今山東長山)人,為明清時期著名醫家。幼年攻讀舉子業,後因父親患病而轉習醫術,日夜侍奉之餘,潛心鑽研醫學,歷經多年積累,終成一代醫林大家。
呂氏精於兒科,尤擅痘疹診治。其所著《痘疹幼幼心書》十七卷,系統總結痘疹病因、病機及治法,內容涵蓋辨證論治、方藥配伍與調護要訣。書中強調「小兒臟腑嬌嫩,氣血未充」,故治療當以「扶正祛邪」為本,注重調理脾胃氣機,並依據痘疹發病階段(如發熱期、見點期、起脹期、灌漿期、結痂期)施以不同方藥,體現中醫「辨證施治」之核心思想。
呂獻策承襲明代溫補學派觀點,主張「痘疹雖屬外感,然根本在於正氣虛弱」,故用藥常兼顧清熱解毒與溫養元氣,如參芪類藥物與黃連、金銀花同用,以達「攻補兼施」之效。其學術思想對清代兒科發展影響深遠,書中所載驗方如「托裡透膿湯」「清熱化毒飲」等,至今仍為中醫臨床所參考。
此外,呂氏重視預防調攝,提出「未病先防」理念,主張透過飲食節制、避風寒及藥膳調理(如綠豆、赤小豆等甘涼之品)以減輕痘疹重症風險,反映中醫「治未病」之特色。其著作不僅為當時痘疹治療提供實用指南,亦為後世中醫兒科文獻之重要範本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