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縷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縷法

縷法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屬理筋手法範疇,最早見載於《外傷中醫按摩療法》,與「理法」同義。其操作特點在於以指腹或掌緣沿經絡走向或肌筋紋理,進行連續、細緻的單向梳理,形如抽絲縷縷,故名「縷法」。

操作要領

  1. 手法形式:多以拇指指腹或小魚際為施力點,緊貼體表,力度均勻沉穩,速度緩而不滯。
  2. 方向性:順應經脈氣血運行方向(如手三陽經從手走頭)或肌纖維排列走向,以疏導氣機、理順筋結。
  3. 層次深淺:可分淺層(皮部)與深層(筋絡)操作,淺層以輕柔為主,深層可配合適當滲透力。

作用機理

縷法依中醫理論,具有以下功效:

  • 行氣活血:通過線性刺激促進局部氣血流通,化解「不通則痛」之病機。
  • 舒筋解結:針對筋絡拘急、細小結索狀病變(如現代所謂肌筋膜黏連),能逐步鬆解拘攣。
  • 導引經氣:循經操作時可增強經絡調控功能,輔助治療遠端臟腑病症。

臨床應用

  1. 筋傷病症:適用於慢性勞損所致肌腱炎、韌帶扭傷後遺僵硬等,常配合㨰法、按揉法使用。
  2. 經絡調理:如手太陰肺經區域縷法,可緩解胸悶氣逆;足太陽膀胱經操作則助緩解項背強痛。
  3. 兒科推拿:小兒脾胃虛弱時,可輕施縷法於腹部任脈兩側,以調理中焦氣機。

與相關手法區別

  • 與理法異同:古籍中二者互通,但現代部分流派認為「理法」範圍更廣,可含撥筋、分筋等複合手法。
  • 異於推法:推法多為直線單向用力,而縷法更強調細密連貫的「線狀」接觸與透達力。

縷法作為傳統理筋技術,體現中醫「以通為用」的治療思想,其輕柔透達的特性,尤適於需細緻調理的筋絡病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