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率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率骨

率骨為經穴別名,即率谷穴,屬足少陽膽經之要穴。其名源自「率」有「循」或「領」之意,「谷」則指凹陷處,形容此穴位於頭側部之凹陷位置,猶如山谷之狀。

定位與取穴

率骨位於頭部,當耳尖直上入髮際一寸五分處,或於角孫穴直上之位置。取穴時可正坐或側臥,自耳廓尖端向上循摸,至髮際後約兩橫指寬度(約1.5寸)之凹陷處即為本穴。

經脈歸屬與特性

率谷為足少陽膽經與足太陽膀胱經之交會穴,此特性使其能調和兩經氣血,兼具疏泄風熱與通絡止痛之效。

主治功能

  1. 頭面疾患:主治偏頭痛、眩暈、目赤腫痛,尤擅緩解因風熱上擾或膽經鬱火所致之頭側疼痛。
  2. 耳疾:可改善耳鳴、聽力減退,與膽經循行過耳部相關。
  3. 驚風抽搐:古代醫籍載其能平肝息風,用於小兒急慢驚風之輔助治療。

刺灸方法

傳統針刺多平刺0.5至1寸,局部有酸脹感;艾灸較少用,若施灸宜溫和灸3至5分鐘。

配伍應用

  • 配風池、太陽穴,增強疏風清熱之效,治偏頭痛。
  • 配聽會、中渚,疏調少陽經氣,緩解耳鳴。

古籍記載

《針灸甲乙經》提及率谷為「足太陽、少陽之會」;《醫宗金鑒》載其主「偏正頭風,眼疾」。

此穴臨床多用於頭面部疾患,其交會穴特性使其成為調和少陽、太陽經氣之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