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綠風變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綠風變花

綠風變花,又稱綠風內障,屬中醫眼科病證範疇,首載於《眼科統秘》。此病名源於其臨床特徵,患者常覺眼前有綠色光影晃動,如風中飄搖之花,故而得名。其病理機轉與肝膽風火、痰濕上擾,或陰虛陽亢等因素相關,導致眼內氣血失和,玄府閉塞,神水瘀滯,眼壓驟升而發病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肝鬱化火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久而化火,火性上炎,燔灼目絡,迫液外溢,神水瘀阻。
  2. 痰濕上泛:脾失健運,濕濁內生,痰濕挾肝風上擾清竅,阻塞目絡。
  3. 陰虛陽亢:肝腎陰虧,虛陽浮越,上沖目系,玄府失於濡養而開闔失常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主症:驟發頭目劇痛,眼珠脹硬如石,視力銳減,瞳神散大,氣色混濁呈淡綠。
  • 兼症:或見噁心嘔吐,胸悶脅脹,口苦咽乾,舌紅苔黃膩,脈弦滑數。

證型辨治

  1. 肝火上炎證
    • 治則:清肝瀉火,降逆明目。
    • 方藥:綠風羚羊飲加減,重用羚羊角、黃芩、梔子。
  2. 痰濕阻絡證
    • 治則:化痰利濕,通絡開竅。
    • 方藥:半夏白朮天麻湯五苓散化裁。
  3. 陰虛陽亢證
    • 治則:滋陰潛陽,熄風通絡。
    • 方藥:鎮肝熄風湯酌加枸杞、菊花。

古籍論述

《審視瑤函》提及:「綠風內障,瞳神氣色濁而不清,如黃雲之籠翠岫,似藍靛之合藤黃。」強調其瞳神色變與氣血乖逆之關聯。此病若遷延失治,恐致神水枯竭,目系萎廢,終成青盲之候。

綠風變花之辨治,須緊扣通調玄府疏利神水之要旨,結合四診參合,方能標本兼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