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綠翳青盲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綠翳青盲
綠翳青盲為中醫眼科病證名,首見於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一,屬「綠風內障」範疇。此證以瞳神散大、色呈淡綠、視物昏矇為主要特徵,多因肝膽風火亢盛,或陰虛陽亢,痰濕上擾清竅所致。
病因病機
- 肝膽火熾:情志不遂,肝鬱化火,火性上炎,燔灼目絡,致氣血壅滯,神水瘀阻。
- 痰濕上泛:脾失健運,濕濁內停,聚而為痰,痰濕挾肝風上擾目竅,阻塞玄府。
- 陰虛陽亢:肝腎陰虧,虛火內動,上沖目系,灼傷津液,瞳神失養。
臨床表現
- 視覺異常:視物模糊如隔雲霧,或見燈火周圍有虹暈,甚則暴盲。
- 瞳神變化:瞳神散大不收,展縮失靈,色呈淡綠或青綠。
- 伴隨症狀:頭目脹痛,眼珠堅硬如石,或兼見噁心嘔吐、胸悶煩躁等。
證候分型
- 肝火上攻型:目赤脹痛、口苦咽乾、脈弦數。
- 痰濕阻絡型:頭重如裹、胸脘痞滿、舌苔厚膩。
- 陰虛風動型:眩暈耳鳴、五心煩熱、舌紅少苔。
古籍論述
《外台秘要》指出此證與「綠風內障」相關,後世醫家如《銀海精微》進一步闡述其「瞳神變綠」之特徵,並強調「肝氣沖目」為病機關鍵。《證治準繩》則歸類於「五風變內障」,認為與肝風痰火密切相關。
治療原則
- 清瀉肝火:方用綠風羚羊飲加減,主以羚羊角、黃芩、大黃瀉火涼肝。
- 化痰通絡:選用半夏白朮天麻湯,化濕痰而開玄府。
- 滋陰潛陽:以知柏地黃丸滋腎陰,佐石決明、鉤藤平肝息風。
此證屬眼科急重症,古籍多強調「急瀉其火」以護目絡,後世結合針灸(如取太衝、風池等穴)以疏調肝膽氣機。其病名「綠翳」喻指瞳神泛綠如翳障,「青盲」則揭示其終致失明之轉歸,反映中醫對眼疾形色與功能損害的細微觀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