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羅拔茹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羅拔茹
羅拔茹,字素徵,福建連城人,為近代中醫名家。幼年體質虛弱,及長又罹患咳血症,久治未癒,遂潛心研習醫藥典籍,探究病因與調養之道。其主張「病治不癒,非盡醫人之過,病家調養失法亦居多半」,強調疾病調護與醫藥治療並重,方能收全功。
為普及調養之法,羅拔茹博採前賢論述,編纂《寶命全形集》兩卷(1925年刊行)。該書系統性整理擇醫、延醫、煎藥、服藥、藥禁、病後調理等要則,並針對常見病症,詳列調理藥物與方法。內容融合中醫理論與實用經驗,如:
- 擇醫延醫:強調「醫緣」與醫者辨證能力,病家當細察醫者診治思路,勿以方藥峻緩為唯一標準。
- 煎服之法:依藥物性味與病症特性,區分先煎、後下、烊化等法,如補益藥宜文火慢煎,解表藥則需武火速沸。
- 藥禁與調攝:提出「藥食相忤」概念,如服人參忌蘿蔔、用土茯苓忌茶等,並注重情志、起居對藥效影響。
- 病後調理:主張「瘥後防復」,依五行生剋與臟腑虛實調補,如肺病癒後當健脾以杜生痰之源。
羅拔茹之學,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與「整體觀」思想,將調養提升至與治療同等地位,對近代中醫臨床與養生文化具深遠影響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