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產後惡血入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產後惡血入肺

病證名,指產後惡露排泄不暢,瘀血內停,上衝肺經所致之危重證候。此證多因產後氣血虛弱,氣機失調,或寒凝血瘀,導致惡血滯留,逆亂上行,侵擾肺絡而成。

病因病機

  1. 惡露不凈:產後胞宮未復,瘀血未盡,若調攝失當,瘀血內結,隨氣逆上犯肺經。
  2. 氣血逆亂:產後元氣虧虛,氣血運行失序,瘀血乘虛上衝,肺失肅降。
  3. 寒凝血瘀:產後體虛,外感寒邪,寒凝脈絡,血行不暢,瘀阻肺絡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咳逆氣急:瘀血阻肺,肺氣壅滯,宣降失常,故見咳嗽氣促,甚則喘逆。
  • 口鼻黑氣環繞:瘀血內停,氣血失榮,肺主皮毛,其華在鼻,故見口鼻周圍色現青黑。
  • 鼻衄:瘀熱迫血妄行,損傷肺絡,可兼見鼻中出血。
  • 危候特徵:若見面色黧黑、呼吸急促、脈象沉澀或促,多屬病勢凶險之兆。

治法與方藥

  • 主方:宜活血化瘀、降氣平喘,選用《秘傳內府經驗女科》所載二味參蘇飲(人參、蘇木)加附子,以益氣化瘀、溫陽固脫。
  • 加減
    • 若瘀熱明顯,可酌加丹皮、赤芍以涼血散瘀。
    • 氣虛甚者,加重人參用量,或合補中益氣湯加減。
    • 寒凝血瘀者,加炮薑、肉桂以溫經散寒。

相關條目
此證與產後口鼻黑鼻衄密切相關,均屬產後瘀血為患,然病位有肺、胃之異,臨證須辨明病機,對證施治。

古籍佐證
《醫宗金鑒·婦科心法》亦提及:「產後惡血上衝,犯肺則喘急鼻黑,犯胃則嘔血口噤。」進一步闡明瘀血內攻之變證。此類證候多見於產後危急重症,治療當以化瘀為先,兼顧固護正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