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瘰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瘰癧(頸癬)

瘰癧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疾病,指發生在頭側耳後皮裡膜外,呈珠串狀的結核。大結核稱為瘰,小結核稱為癧,俗稱為「癧子筋」。瘰癧通常會延伸至下顎、鼻脣溝、腋下等部位。《靈樞·寒熱》篇早在古代就提到了「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」。《醫學入門》更明確指出:「生於頸前項側,結核如綠豆、銀杏,則稱為瘰癧。」根據狀態的不同,還有一些其他名稱,如「馬刀癧」、「馬掛鈴」。根據病因和病理,瘰癧可以分為「痰核」、「氣癧」和「筋癧」等類型。潰爛之後常常反覆復發,這時稱為「鼠瘻」或「鼠瘡」。

瘰癧常見的證候包括痰凝氣滯型瘰癧和肝腎陰虛型瘰癧。痰凝氣滯型瘰癧的特點是初起於耳後、頸側,結核呈豆粒狀,或者像指頭大小,一顆或三五顆不等,皮膚顏色不變,按壓時硬而有彈性,不引起寒熱症狀。時間久了,瘰癧會逐漸增大,相互黏連,按壓時不易移動,且感到疼痛,脈搏弦細,舌苔白。肝腎陰虛型瘰癧的特點是結核相互黏連,按壓時無法移動,潰爛久治不癒合,膿液多且稀,午後發熱,心煩、食少、倦怠,或伴有咳嗽、盜汗、耳鳴,婦女月經量少。脈搏細數,舌質紅。

痰凝氣滯型瘰癧的辨證特點是皮膚顏色不變,疼痛不明顯,按壓容易移動,且沒有寒熱症狀。治療時應該調理氣機,化痰通絡。方劑可以使用內消瘰癧丸(出自《瘍醫大全》)。如果皮膚顏色灼熱紅腫,疼痛劇烈,伴有寒熱症狀、脈搏來來弦數,表示有風熱毒氣內侵,治療時應該疏風清熱泄火,方劑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銀花、連翹等。肝腎陰虛型瘰癧的辨證特點是由於腎水不足,精血虧損,水無法滋養木(指肝臟),虛火內動,熱津化為痰,痰火結聚形成。這種情況與痰凝氣滯型瘰癧雖然都源於「痰」,但前者屬於實證,常常伴有風熱毒氣內侵的證候;後者屬於虛證,常常伴有骨蒸勞熱的血分症狀。治療時應該滋養腎陰,健脾胃,方劑可以使用養陰煎(經驗方)。

治療瘰癧的方法包括內服中藥、外用中藥、針灸和拔罐等。內服中藥可以使用瘰癧丸、消瘰散、瘰癧膏等。外用中藥可以使用瘰癧膏、瘰癧散、瘰癧水等。針灸可以使用瘰癧穴、天柱穴、風池穴、大椎穴等。拔罐可以使用瘰癧穴、天柱穴、風池穴、大椎穴等。

預防瘰癧的方法包括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接觸傳染源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如果已經患有瘰癧,應該及早治療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