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絡俞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絡俞
絡俞為中醫針灸學中之特定穴位,屬浮絡所在之處,主用於刺絡放血療法。《素問·診要經終論》提及:「夏刺絡俞,見血而止。」意指夏季氣候炎熱,人體陽氣外浮,氣血多聚於淺表之孫絡,故刺絡俞出血可疏通經氣、瀉熱祛邪。
學理依據
- 與孫絡之關係
林憶於《新校正》中引《四時刺逆從論》云:「夏氣在孫絡。」指出絡俞即孫絡之俞穴。孫絡為經脈最細小之分支,遍布體表,為氣血滲灌之樞紐。夏季陽氣旺盛,氣血趨向體表,孫絡氣血充盈,故刺絡俞可調節局部氣血。 - 經絡理論
張介賓於《類經》注云:「絡俞,謂諸經浮絡之穴。」浮絡為淺表可見之絡脈,多呈青紫色,屬十五絡脈之分支。刺絡俞能直接作用於絡脈,調和營衛,適用於血瘀、熱證等病機。
臨床應用
絡俞之刺法遵循「見血而止」原則,以三棱針點刺出血,或配合拔罐增強瀉邪之效。其主治範圍包括:
- 外感熱病:夏季暑熱內蘊,見發熱、頭痛,刺絡俞可泄熱解表。
- 經絡瘀阻:局部腫痛、痠脹,因氣血壅滯者,刺血以通絡止痛。
- 急症處理:如中暑、暈厥時,速刺絡俞出血可開竅醒神。
與季節之關聯
中醫強調「天人相應」,夏季屬火,與心相應,而心主血脈。孫絡為血脈末梢,故夏季刺絡俞尤能應合時令,調節氣血之升降出入。此亦體現「因時制宜」之治療思想。
綜言之,絡俞作為浮絡之代表穴位,兼具理論與實用價值,其應用深植於中醫對經絡系統及四時氣化的深刻理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