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駱龍吉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駱龍吉

駱龍吉為宋代著名醫家,其醫學成就主要體現在對《黃帝內經》的註解與發揮上。他所撰寫的《內經拾遺方論》共四卷,系統性地註解《內經》中所記載的六十二種疾病,並結合臨床經驗提出相應的治療方論。此書不僅梳理了《內經》的病理機制,更補充了駱氏個人的醫學見解,對後世中醫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。

明代醫家劉浴德等人進一步擴充此書內容,增補八十八種病症的論述與方藥,並將書名改為《增補內經拾遺方論》。此舉使得原著的理論框架更為完善,並強化了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指導價值。

從中醫學理來看,駱龍吉的註解注重陰陽五行、臟腑經絡的整體觀,尤其強調「辨證求因」的診治原則。例如,在闡釋《內經》所述「風痺」等病證時,他結合六淫致病理論,分析外邪侵襲與內傷氣血的互動關係,並提出相應的方藥配伍。此外,駱氏對《內經》中「五運六氣」學說的運用也體現出其對天人相應思想的重視。

駱龍吉的著作不僅是宋代醫學文獻的重要代表,更為後世研究《內經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。其學術貢獻在於將經典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,進一步豐富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內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