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落胎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落胎,中醫名詞,見《鄭氏女科家傳秘方》。即打胎。

《鄭氏女科家傳秘方》曰:“落胎,即打胎也。凡女子有娠,或因跌仆、或因驚恐,或因服藥,或因房事不慎,或因其他原因,致使胎兒墜落而死,即為落胎。落胎之因,不外乎外感內傷兩方面。外感者,多因感受風寒、濕熱等邪氣所致;內傷者,多因肝腎虧虛、氣血不足所致。臨床上,落胎多見於妊娠早期,表現為陰道流血、腹痛、下墜感等症狀。治療上,應根據病因、病情及孕周等因素,辨證施治。若因外感所致,可用羌活、防風、白芷等藥物疏風散寒;若因內傷所致,可用熟地、山藥、白朮等藥物補益肝腎、健脾益氣。此外,亦可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,以促進胎兒保胎。”

落胎的危害

落胎對孕婦和胎兒的危害很大。對孕婦而言,落胎會導致出血、感染、休克等嚴重後果,甚至危及生命。對胎兒而言,落胎會導致胎兒死亡、畸形、智力低下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一旦發生落胎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,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
落胎的預防

落胎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。孕婦在妊娠期間,應注意以下事項,以降低落胎的風險:

  1. 避免不良刺激。孕婦在妊娠期間,應避免情緒激動、勞累過度、外感風寒等不良刺激,以免導致落胎。
  2. 注意營養。孕婦在妊娠期間,應注意營養均衡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,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,降低落胎的風險。
  3. 定期產檢。孕婦在妊娠期間,應定期到醫院進行產檢,以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,並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導致落胎的因素。
  4. 做好產前準備。孕婦在妊娠晚期,應做好產前準備,包括選擇合適的醫院和醫生、準備待產用品等,以確保順利分娩。

落胎的治療

落胎的治療方法,根據病因、病情及孕周等因素而異。一般來說,可採取以下治療方法:

  1. 保胎治療。如果孕婦的妊娠週數較小,胎兒尚未成形,可採取保胎治療。保胎治療的方法包括卧床休息、服用保胎藥物等。
  2. 人工流產。如果孕婦的妊娠週數較大,胎兒已經成形,可採取人工流產。人工流產的方法包括手術流產和藥物流產。
  3. 中醫治療。中醫治療落胎,以補益肝腎、健脾益氣、活血化瘀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  • 四物湯:熟地、白芍、川芎、當歸。
  • 八珍湯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熟地。
  • 補中益氣湯:黃芪、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當歸、陳皮、升麻、柴胡。
  • 血府逐瘀湯:赤芍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、牛膝、地龍、丹參、柴胡、枳殼。

落胎的預後

落胎的預後,取決於病因、病情及孕周等因素。一般來說,如果孕婦的妊娠週數較小,胎兒尚未成形,並且能夠及時接受治療,預後良好。如果孕婦的妊娠週數較大,胎兒已經成形,並且延誤治療,預後不良。

落胎的注意事項

落胎後,孕婦應注意以下事項:

  1. 休息。落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