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產後大便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產後大便難是婦人產後常見的一種病證,多因產後失血過多,或因大汗、嘔吐亡津所致,導致大腸津液不足,腸道失潤,大便乾結而難以排出。

產後大便難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  1. 大便乾結,排便困難,甚至數日不解大便。
  2. 腹部脹滿,疼痛不適,或伴有發熱、口渴、小便黃等症狀。

產後大便難的治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辨證施治。

  1. 血虛津虧型:症見大便乾結,排便困難,腹部脹滿,疼痛不適,或伴有發熱、口渴、小便黃等症狀。治宜養血滋陰,潤腸通便。可用濟川煎加減,或八珍湯加桃仁、杏仁、何首烏等。
  2. 陽明腑實型:症見大便乾結,排便困難,腹部脹滿,疼痛拒按,或伴有發熱、口渴、小便黃等症狀。治宜滋陰通下。可用增液承氣湯加減。

產後大便難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產後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保持大便通暢,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。

產後大便難是一種常見的病症,但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大便嵌頓、腸梗阻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產後女性一定要重視大便問題,一旦出現大便乾結、排便困難等症狀,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
【古籍原文】

《金匱要略·婦人產後病脈證并治》:"產後去血過多,大腸乾涸,故大便難"。

《張氏醫通·產後大便秘結》:"產後去血過多,大腸乾涸,每至三五日而大便始通,此其常也"。

《壽世保元·產後》:"產後大便不通,因去血過多,大腸乾涸,或血虛火燥乾涸,可不計其日期,飲食數,多以藥通潤之。必待腹滿覺脹,自欲去下不能者,乃結在直腸,宜豬膽汁潤之。若服苦寒藥潤通,反傷中焦元氣,或愈加難通,或通而瀉不能止,必成敗症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