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產後不語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產後不語,病證名。出《經效產寶.續編》。心開竅於舌。產後敗血不去,停積於心,心臟受阻,或產後氣血兩脫,心氣虧虛,均導致心氣不能上通於舌而不語。又或產後痰熱乘心,心氣閉塞亦不能通於舌。
敗血停心者,症見面色紫黑,心悶,治宜活血開鬱,方用芎歸湯合七珍散(人參、石菖蒲、生地黃、川芎、細辛、防風、辰砂);心氣虛者,兼見心悸氣短,自汗乏力等,治宜補益氣血,以人參煎湯服;痰熱乘心者,兼見喉間有痰聲,面熱胸悶等,治宜清痰熱,兼以和胃,方用二陳湯加膽星、鉤藤等。古人亦有採用急刺眉心出血的治法,認為血出即語。
此外,因腎脈挾舌本,脾脈連舌本,大腸經散舌下,當這些臟腑有病時,亦能出現產後不語,可辨證論治。
產後不語,是指產後婦女因氣血虧虛、痰熱內蘊、心氣閉塞等原因,導致舌本失養,不能發音的病證。
產後不語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氣血虧虛:產後氣血損耗過大,導致心氣不足,不能上通於舌,出現不語的症狀。
- 痰熱內蘊:產後痰熱內生,阻遏心氣,導致舌本失養,出現不語的症狀。
- 心氣閉塞:產後心氣鬱結,氣機不暢,導致舌本失養,出現不語的症狀。
產後不語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面色蒼白,唇舌淡白,或面色黧黑,唇舌紫黯。
- 心悸氣短,自汗乏力。
- 喉間有痰聲,或胸悶不舒。
- 舌質淡白,或舌質紫黯,舌苔薄白或黃膩。
- 不語或語聲低微,不清不利。
產後不語的治療,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,可分為以下幾種方法:
- 氣血虧虛者,宜補益氣血,可用人參、黃芪、當歸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藥物。
- 痰熱內蘊者,宜清熱化痰,可用黃連、黃芩、浙貝母、川貝母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等藥物。
- 心氣閉塞者,宜疏肝理氣,可用柴胡、白芍、枳殼、香附、鬱金、甘草等藥物。
產後不語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產後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- 要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產後要定期進行產後檢查,以便及早發現異常,並進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