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產後喉中氣急喘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產後喉中氣急喘
病證名,屬產後危急證候之一,首見於《經效產寶·續編》。其病因病機主要分為兩類:
- 榮衛暴竭,孤陽絕陰
因產後失血過多,氣隨血脫,致榮衛之氣驟然衰竭。氣血互根,血虛則氣無所依附,獨聚於肺,肺失肅降而發為氣急喘促。此證屬「孤陽絕陰」,陰血枯竭而陽氣浮越,病情危篤,古籍稱「難治」。 - 惡露不下,瘀血攻肺
產後惡露排出不暢,敗血內停,瘀阻衝任,上逆犯肺。肺主氣司呼吸,瘀血鬱而化熱,熏灼肺絡,致使肺氣壅塞,喘息不得平臥。此類證候可配伍活血逐瘀之方,如《經效產寶》提及之「奪命丹」(註:此方多含沒藥、血竭等破血之品),以祛瘀通絡,緩解喘急。
中醫辨證要點
- 虛證:面色蒼白,氣息短促微弱,汗出肢冷,脈微細欲絕,屬氣血暴脫。
- 實證:喘促氣粗,胸脅脹痛,惡露色紫暗夾塊,舌質紫黯,脈弦澀,屬瘀血攻肺。
相關理論延伸
此證與「產後孤陽絕陰」密切相關,後者強調陰陽離決之病機,除氣喘外,亦可見煩躁、神昏等症。另與「產後血暈」有相似之處,然血暈以神識昏蒙為主,氣急喘則以呼吸困難為標誌。歷代醫家如張景岳亦指出,產後氣喘若兼見真陽外越之象(如面赤如妝、脈浮大無根),需急予回陽固脫。
古籍參考
除《經效產寶》外,《婦人大全良方》亦載有產後瘀血衝肺致喘之案例,強調「血不行則氣逆」,治法當以行血為先,佐以降氣平喘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