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開花疔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開花疔
開花疔為中醫外科病名,首載於《增訂治疔匯要》卷上。此症多因情志失調,如七情郁怒憂思,導致氣血瘀滯,或飲食不節,過食穢惡之品,致使毒邪內蘊而成。其特徵為疔瘡生於舌旁,形狀若花朵綻放,舌質多呈紫色,屬危重之症。
《咽喉經驗秘傳》指出:「此症……犯者極凶,因怒氣傷心腎,不開花者易治,開花而黑色者,心腎二經之氣先絕也。」若疔瘡未開花,治療較易;若已開花且色黑,則提示心腎氣血衰敗,預後不良。
病因病機
- 情志內傷:怒氣傷肝,憂思傷脾,氣機鬱滯,血行不暢,瘀毒結聚。
- 飲食不節:過食肥甘厚味或穢濁之物,濕熱內生,蘊結成毒。
- 臟腑虛損:心腎氣血不足,正氣虛弱,邪毒乘虛而入,發為重症。
臨床表現
- 疔瘡生於舌旁,形如開花,邊緣不整。
- 舌質紫暗,或伴見瘀斑。
- 若疔色轉黑,提示毒邪深陷,臟氣衰敗。
治療方法
- 外治法:
- 根下割除:以鋒針刺破排膿,或直接切除腐肉,去其毒根。
- 內治法:
- 行氣活血:選用仙方活命飲(金銀花、當歸、陳皮等),疏通氣血,解毒散結。
- 活血化瘀:桃紅四物湯(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等),適用於血瘀明顯者。
- 清熱涼膈:三黃涼膈散(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梔子等),清瀉三焦火毒,適用於熱毒熾盛者。
辨證要點
- 若舌紫而腫,兼見煩躁口渴,屬熱毒瘀結。
- 若疔色黑而枯,舌燥無津,屬心腎陰竭,需急予滋陰解毒。
此症凶險,須及早辨治,以免毒邪內陷,危及性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