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開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開竅

開竅為中醫治療學重要術語,屬「開閉」範疇,指運用特定方法或藥物,開通被邪氣閉阻的心竅,以恢復神志清醒。此治法主要針對邪盛氣實之「閉證」,即因熱、痰、寒等實邪壅塞心包,導致神明失用,出現神昏譫語、牙關緊閉、肢體強痙等症狀。

開竅法分類

根據病邪性質與體質差異,中醫將開竅法分為以下類型:

  1. 清熱開竅(涼開)

    • 適應證:溫熱病邪內陷心包,或中暑、中風閉證屬熱閉者,症見高熱煩躁、神昏面赤、舌絳脈數。
    • 常用方藥:安宮牛黃丸、紫雪丹、至寶丹等,主含麝香、冰片、牛黃等辛涼開竅藥,配合黃連、梔子等清熱解毒之品。
  2. 化痰開竅

    • 適應證:痰濕或痰熱蒙蔽心竅,症見神昏喉鳴、苔膩脈滑,常見於癲癇、中風痰閉。
    • 常用方藥:滌痰湯加減,或蘇合香丸(偏溫化痰濕),重用石菖蒲、遠志、膽南星等化痰醒神之藥。
  3. 逐寒開竅(溫開)

    • 適應證:寒邪或痰濕陰凝閉阻心竅,症見突然昏仆、四肢不溫、苔白脈沉,如氣厥、寒閉中風。
    • 常用方藥:蘇合香丸為主方,配伍丁香、檀香等辛溫香竄之品,以溫通散寒。

開竅藥特性

開竅藥多具辛香走竄之性,能直達心包、透邪外達,常用藥物如:

  • 麝香:性溫,通行十二經,開竅力峻猛,為醒神回蘇要藥。
  • 冰片:性涼,善清熱開竅,兼散鬱火。
  • 石菖蒲:化濕豁痰,醒神益智,適合痰濁蒙蔽之輕證。

理論基礎

中醫認為「心主神明」,心竅為神機出入之門戶。若外邪或內生痰瘀閉阻竅絡,則神機不運。開竅法通過宣通氣機、透達邪氣,使「竅開神醒」,屬「急則治標」之法,需辨明寒熱虛實而施治。

(註:本文僅述中醫理論,具體應用須遵專業辨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