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開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開胃是中醫學中一種治療方法,用來幫助消化並增進食慾。具體的開胃方法包括醒脾、消食導滯和補脾益氣等。醒脾是通過健脾益氣、調理脾胃功能來改善消化不良和食慾不振的症狀。消食導滯則是通過消化積滯、通暢腸道來改善相同的症狀。補脾益氣則是通過補益脾胃、調理脾胃功能來改善相同的症狀。

以下是一些開胃的食療方:

  • 山楂粥:將山楂去核切碎,加水煎煮取汁,加入粳米煮粥。
  • 陳皮粥:將陳皮切碎,加水煎煮取汁,加入粳米煮粥。
  • 香菜粥:將香菜切碎,加水煎煮取汁,加入粳米煮粥。
  • 生薑紅糖水:將生薑切片,加水煎煮,加入紅糖調味飲用。

這些食療方有助於消化和增進食慾。如果有消化不良和食慾不振的症狀,可以嘗試這些食療方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食療方只是輔助治療的方法,不能代替正規的治療。如果有嚴重的消化不良和食慾不振問題,應該尋求醫生的建議。以下是一些古籍中關於開胃的記載:

  • 《黃帝內經》:「脾胃者,水穀之海,五味出焉,五臟六腑皆以受之,故主受納,化而出焉。」
  • 《傷寒雜病論》:「若胃氣和,則水谷可化,谷化則能養脾,脾能散精,上歸於肺,肺朝百脈,故百脈皆通,血氣皆盛,而能自汗出也。」
  • 《金匱要略》:「脾胃者,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也。脾主運化,胃主受納,二者相輔相成,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。若脾胃功能失常,則會導致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