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蟬舌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蟬舌風
蟬舌風為中醫病名,屬舌部疾患之一,其特徵為舌下血脈異常脹起,狀似再生一舌,故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四記載:「蟬舌風,舌下再生一舌也。」此病與「重舌」密切相關,二者皆以舌下脈絡腫脹為主要表現,然蟬舌風更強調其形似蟬翼或舌狀突起,臨床須細辨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蟬舌風多因心脾積熱、火毒上攻,或外感風熱邪毒,循經上擾舌絡所致。舌為心之苗,又脾脈連舌本、散舌下,故心脾二經鬱熱,易使血脈壅滯,氣血結聚於舌下,形成腫脹。此外,陰虛火旺或氣血瘀阻,亦可能引發此證。
臨床表現
患者舌下近舌根處血脈怒張,腫脹隆起,色多深紅或紫暗,形如小舌或蟬翼,可伴隨疼痛、灼熱感,甚則影響言語及吞咽。若兼見口乾、煩躁、尿赤等症,多屬實熱證;若腫處色淡、綿綿作痛,則可能為虛火或氣血不足所致。
辨證論治
-
心脾積熱證
- 治法:清心瀉脾、解毒散結。
- 方藥:可選用黃連解毒湯合導赤散加減,黃連、黃芩清上焦熱,生地、木通導熱下行,佐以連翹、梔子解毒消腫。
-
外感風熱證
- 治法:疏風清熱、活血通絡。
- 方藥:銀翹散加減,配合牡丹皮、赤芍涼血化瘀。
-
陰虛火旺證
- 治法:滋陰降火。
- 方藥:知柏地黃丸為主方,酌加玄參、麥冬養陰清熱。
相關名詞辨析
- 重舌:亦稱「子舌」,指舌下近舌根處腫脹突起,形如雙舌,多因心脾熱盛或外邪引動內火所致,與蟬舌風病機相似,然蟬舌風更側重形容其狀如蟬翼或細長舌形。
- 木舌:舌體腫硬,運動不靈,色如豬肝,多屬熱毒深重之證,與蟬舌風之局限舌下腫脹有別。
蟬舌風一病,雖非常見,然其病機與心脾熱盛密切相關,臨床需結合整體辨證,區分虛實寒熱,方能對證施治。歷代醫家對此多有論述,除內服湯藥外,古代亦配合針刺或外敷清熱解毒之品,如冰硼散等,以助緩解局部腫痛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