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坎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坎下穴(氣池)

定位:在足內側,內踝後下方,當跟腱附著部位。

解剖:在跟腱附著部位,有脛骨後肌、趾長屈肌、趾短屈肌,深層有小腿三頭肌。布有脛神經、腓腸神經及足底內側動、靜脈。

主治:小腿痿弱、足跟痛、足踝扭傷、腳氣、水腫、小便不利、遺尿、遺精、陽痿、月經不調、陰挺、陰囊濕癢等。

操作:直刺0.5~1寸,可灸。

針刺感覺:酸脹、麻木。

臨床應用

  1. 小腿痿弱,足跟痛,足踝扭傷:配承山、太溪、腎俞,可緩解症狀。
  2. 腳氣,水腫:配三陰交、陰陵泉,可消腫利水。
  3. 小便不利,遺尿、遺精、陽痿:配腎俞、太溪、關元,可補腎固精。
  4. 月經不調、陰挺、陰囊濕癢:配三陰交、中極、關元,可調經止帶。

穴位配伍

  1. 配承山、太溪、腎俞,有補腎益精、強腰健足之功效,主治小腿痿弱、足跟痛、足踝扭傷。
  2. 配三陰交、陰陵泉,有利水消腫之功效,主治腳氣、水腫。
  3. 配腎俞、太溪、關元,有補腎固精之功效,主治小便不利、遺尿、遺精、陽痿。
  4. 配三陰交、中極、關元,有調經止帶之功效,主治月經不調、陰挺、陰囊濕癢。

注意事項:本穴為足少陰腎經之穴,不可深刺,以免損傷跟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