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纏絲磨子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纏絲磨子手
纏絲磨子手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載於《中醫正骨經驗概述》。其操作形式與太極磨子手相近,然活動幅度更為寬廣,手法更顯纏繞綿延之勢,故名「纏絲」。此手法以柔中帶剛、勁力綿長為特點,強調以螺旋纏繞之勢帶動關節與經絡,達到舒筋活絡、調和氣血之效。
手法特點
- 螺旋纏繞:施術時以手掌或指腹貼附患處,沿肢體或經絡走向作螺旋式推按,勁力如絲纏繞,層層遞進,深透肌理。
- 幅度舒展:相較於太極磨子手之圓轉柔和,纏絲磨子手更注重關節的伸展與牽引,活動範圍較大,適用於肢體僵硬或氣血瘀滯之症。
- 剛柔相濟:手法外顯柔和,內含暗勁,透過綿延不斷的力道滲透,可鬆解深層筋結,促進局部氣血運行。
中醫理論基礎
纏絲磨子手契合中醫「筋喜柔不喜剛」之原則,以柔化僵,以動引氣。其螺旋勁路符合經絡循行之理,尤其擅長疏通十二經筋,調解「不通則痛」之病機。臨床上多用於治療肩頸痠痛、腰背僵直及關節活動不利等症,亦能配合導引術,增強氣血周流之效。
與太極磨子手之異同
二者皆屬推拿中的「磨法」,以圓轉手法為核心。太極磨子手主守中定,動作含蓄內斂,多用於緩解淺層肌肉緊繃;纏絲磨子手則延伸其勢,結合纏絲勁與開合之力,更適合處理深層筋絡黏連或氣滯血瘀之重症。
此手法需長期練習以掌握勁力分寸,施術時講究「意到氣到,氣到力到」,體現中醫推拿「以人治人」的整體調治理念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