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頦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頦穴

頦穴又稱下頦穴、下巴穴,是人體的一個穴位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,屬於手陽明大腸經。該穴位位於下頜骨下緣,當下頜角後緣凹陷處。

頦穴具有以下的功效:

  • 清熱解毒
  • 利咽開音
  • 通利二便

頦穴可用於治療以下症狀:

  • 咽喉腫痛
  • 口眼歪斜
  • 牙痛
  • 耳鳴、耳聾
  • 瘰癧
  • 癰腫
  • 小便不利
  • 遺尿
  • 尿閉

頦穴的定位方法如下:

  1. 正坐或仰臥,將下巴微抬。
  2. 在下頜骨下緣,當下頜角後緣凹陷處取穴。

頦穴的按摩方法如下:

  1. 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摩頦穴。
  2. 按摩時感到局部有酸脹感為宜。
  3. 每次按摩5分鐘,每天2-3次。

頦穴的針刺方法如下:

  1. 可用毫針直刺或斜刺。
  2. 針深1-1.5寸,按摩時感到局部有酸脹感為宜。
  3. 也可選擇灸熱方法,每次灸5-10分鐘。

頦穴的注意事項:

  • 不可深刺,以免損傷下頜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