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口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口疳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名,也被稱為口腔病。根據《外科啟玄》卷八的記載,口疳多由陽明濕火燻蒸而發,主要發生在小兒身上。它的症狀包括口腔內潰爛、可能連及咽喉、疼痛不適、影響飲食、手心發熱等不適感。對於初期的口疳,推薦使用清瀉濕熱的治療方法,以清胃散加減為例。隨後,可以應用健脾益胃的治療方法,參苓白術散加減是一個常用的處方。

此外,《外臺祕要》卷二十二也將齲齒稱為口疳。它描述了口疳的病徵是斷裂的牙齒自然而然地流出膿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口疳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牙齒脫落並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影響。因此,家長們應留意孩子的口腔健康,一旦發現口疳的症狀,應及早帶孩子就醫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