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口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口破,病證名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「口破者,有虛火、實火之分;色淡、色紅之別。」虛火者,色淡而白斑細點,甚者顯露龜紋,脈虛不渴。四物湯加黃柏、知母治之。實火者,色紅而滿口爛斑,甚者腮舌俱腫,宜用涼膈散治之。參見口糜條。

口破是一種口腔黏膜的損傷,多發生在唇、舌、頰等處。臨床表現為口腔黏膜出現潰瘍、糜爛、滲液等症狀。口破的病因多與外感風熱、內傷虛火有關。外感風熱,可導致口腔黏膜充血、水腫,甚至糜爛、潰瘍;內傷虛火,可導致津液虧損,口腔黏膜乾燥、皸裂,甚至糜爛、潰瘍。

口破的治療,應根據病因、症狀進行辨證施治。外感風熱者,可用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中藥治療,如銀翹散、牛黃解毒丸等;內傷虛火者,可用養陰清熱、生津潤燥的中藥治療,如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等。

口破的預防,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口腔清潔,飯後漱口,睡前刷牙。
  2. 避免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  3. 戒菸戒酒。
  4.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5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口破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感染,甚至影響進食。因此,如果出現口破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