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苦寒清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苦寒清熱,又稱苦寒泄熱。指用苦寒藥物清除里熱的治法。如見身熱頭痛,口渴,小便黃赤,苔黃舌紅,脈數之里熱證,可用黃芩湯。如里熱熾盛,兼見譫語、發狂。或衄血吐血,或發斑,苔黑乾起芒刺,脈數有力者,用黃連解毒湯。
苦寒清熱的理論依據是《內經》所說的「熱者寒之」。《素問·熱論》說:「熱者寒之,寒者熱之,暑者涼之,燥者潤之,濕者燥之,虛者補之,實者瀉之,陰者陽之,陽者陰之。」《靈樞·熱病》說:「熱病者,寒之以汗,汗出熱解。」《金匱要略》說:「熱病汗出多,宜以苦寒清之。」
苦寒清熱的適應證是里熱證。里熱證是指由於內熱盛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,如身熱、頭痛、口渴、小便黃赤、苔黃舌紅、脈數等。苦寒清熱的方劑有黃芩湯、黃連解毒湯、大黃黃連瀉心湯等。
苦寒清熱的注意事項是:
- 苦寒清熱的藥物多有寒涼之性,不宜過量使用,以免傷及陽氣。
- 苦寒清熱的藥物多有苦味,不宜久服,以免傷及脾胃。
- 苦寒清熱的藥物不宜與溫熱藥同用,以免抵消療效。
苦寒清熱是中醫治療里熱證的重要方法,但在使用時要注意辨證施治,不可濫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