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苦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苦堅,中醫名詞,指味苦之物具有燥堅的作用。見《素問.臟氣法時論》。

苦,味之一。苦味物質有燥烈之性,能收斂固澀,有堅固作用。《素問.臟氣法時論》曰:「苦堅而收,故藏精。」《本草綱目》曰:「苦味能堅斂,故主收澀。」

苦堅,是指味苦之物具有燥堅的作用。苦味物質有燥烈之性,能收斂固澀,有堅固作用。苦堅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收斂固澀:苦味物質能收斂固澀,有助於固攝津液,止汗止瀉,收斂固精。如黃連、黃柏、苦參等,均有收斂固澀的作用。
  2. 燥濕化痰:苦味物質能燥濕化痰,有助於化痰止咳,平喘利咽。如陳皮、半夏、茯苓等,均有燥濕化痰的作用。
  3. 清熱解毒:苦味物質能清熱解毒,有助於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。如大黃、黃芩、黃連等,均有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  4. 瀉火通便:苦味物質能瀉火通便,有助於清熱通便,潤腸通便。如大黃、芒硝等,均有瀉火通便的作用。

苦堅,是中醫治療學術語。苦味物質具有燥烈之性,能收斂固澀,有堅固作用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,如虛汗、盜汗、遺精、白帶、泄瀉、痢疾、痰飲、咳嗽、喘息、咽喉腫痛、癰腫疔瘡、熱毒瘡瘍、便秘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苦味物質性燥烈,過量服用可傷陰損陽,因此在臨床應用時應注意辨證施治,不可盲目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