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苦傷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苦傷氣是中醫名詞,指苦味之物能夠耗損人體的氣血。例如,《素問.陰陽應象大論》中提到:「苦傷氣,鹹勝苦。」張景嶽的註解指出:「苦味具有火化的特性,因此會損傷肺氣,因為火剋制金。另外,陽氣具有生長的性質,而苦味具有降低的性質,若氣血被苦味所阻滯,就無法順利運行,因此會造成氣血的耗損。」

苦味的食物,如苦瓜、苦菜、苦丁茶等,進入人體後會影響肺經,具有降低的性質,能夠耗損肺氣。肺主管全身的氣血運行,如果肺氣虛弱,就會導致身體無力、容易疲勞,臉色蒼白,頭暈眼花,心悸氣短,咳嗽嗰多,大便稀薄,小便頻多等症狀。

此外,苦味的食物還會耗損脾氣。脾主管水谷的運化,如果脾氣虛弱,就會導致運化功能不佳,食慾不振,腹脹便溏,大便形狀不正常等。

另外,苦味的食物還會影響腎氣。腎主貯藏精氣,並控制水液,在腎氣虛弱的情況下,會出現腰膝酸軟,耳鳴耳聾,記憶力變差失眠,遺精早泄,小便頻多等症狀。

儘管苦味的食物能夠耗損氣血,但同時也具有清熱燥濕、解毒消腫的作用。例如,苦瓜能夠清熱解暑,利尿消腫;苦丁茶能夠清熱去火,明目養肝;黃連能夠清熱燥濕,解毒消腫。

苦味的食物被應用於治療多種疾病,例如感冒發熱,暑熱煩渴,濕熱泄瀉,黃疸,痢疾,以及瘡瘍腫毒等。

雖然苦味的食物能夠耗損氣血,但在醫生的指導下,適量食用苦食物則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例如,苦瓜能夠清熱解暑,利尿消腫,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等;苦丁茶能夠清熱去火,明目養肝,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等;黃連能夠清熱燥濕,解毒消腫,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腸炎、痢疾、肝炎、膽囊炎等。

然而,苦味的食物雖然具有保健作用,但過量食用苦食物也可能對脾胃造成損害,因此仍然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