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苦溫燥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苦溫燥濕

苦溫燥濕是中醫治療學術語,指用苦溫藥物祛除寒濕病邪的方法。苦溫燥濕法適用於中焦寒濕所致的胸悶嘔吐、噁心、腹脹、大便清稀、苔白膩等症。這種治療方法以苦溫藥物為主,苦藥能燥濕,溫藥能散寒,燥濕又能散寒,同時有助於健脾和胃的功能。

常用於苦溫燥濕法的藥物有厚樸、蒼術、半夏、白豆蔻等。厚樸味苦性溫,可燥濕散寒、行氣止嘔。蒼術味苦性溫,可燥濕健脾、行氣止嘔。半夏味苦性溫,可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。白豆蔻味辛性溫,可燥濕化痰、行氣止嘔。

古籍原文中相關的引述如下:

  • 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和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都提到了苦溫燥濕法治療寒濕胸膈、嘔吐噁心、腹脹大便清稀、苔白膩的症狀。
  • 《中醫學大辭典》中針對苦溫燥濕法提供了相似的解釋和應用,並且提到了常用的藥物有厚樸、蒼術、半夏、白豆蔻等。

在臨床應用中,應該根據患者具體情況,進行辨證施治,合理選用藥物以獲得最佳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