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寬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寬胸
寬胸為中醫治法之一,其義與「疏鬱理氣」相通,主要針對胸膈氣機鬱滯所致之病症。此治法旨在疏通胸中氣血,緩解因情志不暢、氣滯血瘀或痰濁阻遏而引起的胸悶、脹痛、呼吸不暢等症狀。
中醫理論基礎
胸為「上氣海」,乃宗氣所聚之處,與心肺功能密切相關。若情志抑鬱、肝氣失疏,或外邪侵襲、痰飲內停,皆可導致胸中氣機壅滯,表現為胸脅滿悶、嘆息則舒,甚則牽引背部作痛。寬胸之法,即透過調暢氣機、宣通胸陽,使鬱滯之氣得散,恢復胸膈升降之常。
相關證候與應用
- 氣滯胸痺:多因肝鬱氣結,胸陽不展,症見胸悶如窒、脅脹噯氣,常用柴胡疏肝散、瓜蔞薤白半夏湯等方加減,以寬胸開鬱、通陽散結。
- 痰濁阻胸:痰濕內蘊,阻遏氣機,症見胸悶痰多、苔膩脈滑,宜用二陳湯合枳實薤白桂枝湯,化痰濁而寬胸膈。
- 血瘀胸痛:氣滯日久,血行不暢,症見胸痛如刺、固定不移,可配合血府逐瘀湯,行氣活血以寬胸止痛。
治法與用藥特點
寬胸常與「理氣」「化痰」「活血」等法並用,藥物多選辛散宣通之品,如:
- 理氣寬胸:陳皮、枳殼、香附、鬱金。
- 通陽寬胸:薤白、桂枝、瓜蔞。
- 活血寬胸:丹參、川芎、延胡索。
此治法不僅用於內科鬱證,亦見於胸痺、梅核氣等病證,體現中醫「異病同治」之原則,重在調暢氣機,使胸廓恢廓,氣血流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