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客主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客主人

別名與出處
「客主人」為中醫經穴別名,首見於《素問·氣府論》,後於《針灸甲乙經》中明確記載為「上關穴」之別稱。此穴屬足少陽膽經,位於頭側部,具體定位在耳前顴弓上緣,當下關穴直上之凹陷處。

經絡歸屬與特性
上關穴(客主人)為足少陽膽經與手少陽三焦經之交會穴,亦為「手足少陽、足陽明之會」。其名「客主人」蘊含深意:「客」喻外來之氣,而「主人」指本經氣血,此穴能調和內外氣機,主治耳、齒、頜面之疾。

功能與主治

  1. 局部病症
    • 顳頜關節不利、牙關緊閉、齒痛。
    • 偏頭痛、面痛(如三叉神經痛),尤以膽經循行部位為甚。
  2. 耳疾:耳鳴、耳聾,因膽經循耳,此穴可疏泄少陽風火。
  3. 神志病:古代文獻載其可治「癲疾、瘛瘲」,與膽經通調氣機、平肝熄風之效相關。

刺灸方法
古法多提「刺三分,留七呼」,現代針灸常直刺0.5~1寸,局部有酸脹感。因近顱,深刺需謹守解剖定位。艾灸較少用,若施灸宜溫和灸。

配伍應用

  • 配下關、頰車,治牙關緊閉。
  • 配聽會、翳風,疏解少陽經氣,療耳鳴耳聾。
  • 配太陽、率谷,緩解偏頭痛。

學術淵源
《黃帝內經》提及此穴為「客主人」,後世醫家如王冰注《素問》時,強調其為「手足少陽脈之會」;《針灸大成》進一步闡述其主治範圍,反映歷代對膽經穴位的臨床累積。

現代應用
現代針灸學中,上關穴(客主人)仍廣泛用於治療顳頜關節功能紊亂、周圍性面癱等,其調節少陽經氣的作用,契合「經脈所過,主治所及」之理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