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察翳色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察翳色,中醫名詞,眼科檢查方法名稱。系觀察目翳發生的部位、形態、大小、色澤等,用以辨證治療的方法。見《銀海精微》。

《銀海精微》云:「察翳色,以辨其證。白翳,為風熱;黃翳,為痰熱;黑翳,為血熱;青翳,為風寒;赤翳,為火熱。」

目翳,中醫病名,又稱目翳膜、目翳障、目翳膜障等。是指眼球表面或結膜上出現的白色、黃色、黑色、青色、赤色等色素沉著物,可單眼或雙眼發病,多見於老年人。

目翳的病因多為風熱、痰熱、血熱、風寒、火熱等,臨床表現主要為眼部不適、視物模糊、視力下降等。

治療目翳,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。風熱型目翳,可用銀翹散、桑菊飲等清熱解毒、疏風散熱之法治療;痰熱型目翳,可用二陳湯、三黃片等化痰清熱、利濕解毒之法治療;血熱型目翳,可用涼血散、大青葉片等涼血清熱、活血化瘀之法治療;風寒型目翳,可用麻黃湯、桂枝湯等辛溫解表、宣肺散寒之法治療;火熱型目翳,可用黃連解毒湯、牛黃清心丸等清熱解毒、涼肝熄風之法治療。

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、中藥熏蒸等外治方法治療。

目翳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,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,注意勞逸結合。
  2. 注意眼部衛生,避免眼部感染。
  3.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5.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