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經量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經量,指一次月經經期內排出的血量。一般總量約50-100毫升左右。由於體質、年齡、地區、氣候和生活條件等不同,經量有時略有增減,均屬正常生理範疇。如有病理變化,血量過多或過少,均屬病態。可參月經過多、月經過少條。
《素問·舉痛論》曰:“經水不止,名曰崩漏。”《金匱要略·婦人雜病脈證並治》曰:“月水過多,名曰崩;月水不止,名曰漏。”《醫宗金鑒·婦科心法要訣》曰:“經水過多,名曰崩;經水不止,名曰漏;經水先期,名曰早經;經水後期,名曰閉經;經水斷絕,名曰絕經。”
經量過多,又稱崩漏。崩漏是指月經來潮時,經血量過多,淋漓不斷,或經期延長,經血量超過200毫升,或經血量雖不多,但淋漓不斷,經期超過7天。崩漏多由氣血虧虛、陰虛火旺、肝腎陰虛、血熱妄行等所致。
崩漏的治療,應根據病因、病性、病勢及兼症,辨證施治。氣血虧虛者,宜補氣養血;陰虛火旺者,宜滋陰降火;肝腎陰虛者,宜滋陰補腎;血熱妄行者,宜清熱涼血。
經量過少,又稱月經過少。月經過少是指月經量少,經期縮短,經血色淡,質地稀薄,淋漓不盡,或經期推遲,經血量少,色淡質稀,經行不暢。月經過少多由氣血不足、腎虛精虧、肝鬱血虛等所致。
月經過少的治療,應根據病因、病性、病勢及兼症,辨證施治。氣血不足者,宜補氣養血;腎虛精虧者,宜補腎填精;肝鬱血虛者,宜疏肝理氣、養血和血。
經量異常是婦科常見病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