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峻補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峻補
峻補為中醫補法之一,指運用藥性峻猛、效力強勁的補益藥物,針對氣血極度虧虛或陰陽暴脫等危急證候的治療方法。此類病症因虛損甚劇,非大劑峻補之品難以迅速挽回生機,故需以重劑急補,以固本培元、救逆回陽。
峻補之應用範疇
- 氣血大虛:
久病重病、大失血或產後氣血驟脫,症見面色蒼白、氣息微弱、脈微欲絕等,需以大補氣血之劑急固其本。如《十全大補湯》(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、黃耆、肉桂),氣血雙補,力專效宏。 - 元陽暴脫:
陽氣衰微,陰寒內盛,症見四肢厥逆、冷汗淋漓、脈沉微等,急須回陽救逆。如《參附湯》(人參、附子),人參大補元氣,附子溫壯真陽,二者相伍,峻補陽氣以救垂危。 - 真陰耗竭:
熱病後期或久病傷陰,陰液枯涸,症見形瘦骨立、舌乾無苔、脈細數等,需用厚味滋填之品,如《大補陰丸》(熟地黃、龜板、知母、黃柏),滋陰降火,填精益髓。
峻補用藥特點
峻補方劑多選用藥性濃厚、質重味甘之品,如人參、附子、熟地黃、鹿茸等,並常以重劑投之,以求速效。此類藥物多歸經於脾、腎,因脾為後天之本,腎為先天之源,峻補之法旨在直補根本,以助機體迅速恢復陰陽平衡。
與其他補法之區別
- 平補:藥性平和,適用於一般虛證,如《四君子湯》補氣,《四物湯》補血。
- 緩補:藥力輕緩,適用於慢性虛損,需長期調理者。
- 峻補:藥力迅猛,專為危急重症而設,需中病即止,避免過補留邪。
峻補之法,體現中醫「急則治標」之則,然其運用須辨證精準,藥證相符,方能挽狂瀾於既倒。歷代醫家對峻補方劑之配伍與劑量皆嚴謹考究,以確保療效與安全兼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