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厥證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厥證喉
厥證喉,又稱「木馬證」,見於《喉科種福》卷四,屬中醫喉科急症之一。其特徵為全身厥冷、四肢僵硬如木馬,並伴隨喉部閉塞、牙關緊閉等症狀,病機多與風火閉阻、氣血逆亂相關。
病因病機
厥證喉的發病主要與風火痰熱閉阻經絡、氣機逆亂有關。風性善行數變,火性炎上,風火相煽,上攻咽喉,導致氣血壅滯,經脈閉塞。此外,情志失調、外感邪毒或臟腑功能失調,亦可引發此證。
臨床表現
- 體厥:遍身冰冷,四肢僵硬如木馬,觸之如木石,活動受限。
- 脈厥:六脈沉伏或無脈,反映氣血閉阻,陽氣不達四末。
- 喉部症狀:牙關緊閉,咽喉閉塞,呼吸不暢,甚則目瞪露睛,神識昏蒙。
- 其他兼證:或見面赤唇紫,痰鳴氣促,此為風火痰熱內閉之象。
辨證論治
厥證喉屬急危重症,治療當以開竅通閉、疏風瀉火為主,並需結合全身症狀辨證施治。
1. 開關通竅
- 先以針刺或藥物開關,如針刺人中、合谷、湧泉等穴,或使用通關散(如麝香、冰片等)吹鼻取嚏,以醒神開竅。
- 外用烏梅擦牙或薑汁調服,緩解牙關緊閉。
2. 內服方藥
- 防風通聖散:本方具疏風解表、瀉火通腑之效,適用於風火壅盛之證。方中防風、荊芥、麻黃、薄荷疏風透表,開肺竅而解毒;大黃、芒硝通腑瀉熱,使邪有出路。
- 若痰熱壅盛,可加膽南星、天竺黃以化痰開閉;若氣血逆亂,可配合四逆散調理氣機。
3. 隨證加減
- 若陽氣暴脫,肢冷脈微,可急投參附湯回陽救逆。
- 若熱毒熾盛,咽喉腫閉,可加黃連、連翹、板藍根清熱解毒。
古籍論述
《喉科種福》指出:「此證遍身冰冷,足硬如木馬,故俗名木馬證,此體厥也;六脈皆無,此脈厥也。兩目瞪視露睛……為風火所閉無疑。」強調風火閉阻為病機關鍵,治療需急開其閉,疏風瀉火。
厥證喉病情凶險,須及時辨明寒熱虛實,靈活施治,以免貽誤病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