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厥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厥暈,中醫名詞,是指四肢厥冷和昏暈為主要症狀的證候。

《傷寒緒論.厥暈》中記載:「溫病熱病,溫毒陽毒,邪熱內結,胸滿痰盛,或當下失下,以致陽熱亢極,忽然手足厥冷,口噤咬牙,昏暈,須臾複蘇。……承氣合解毒,或涼膈、雙解下之。」

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,厥暈是由於陽熱亢盛,導致四肢厥冷和昏暈的一種證候。治療時,可以用承氣湯合解毒湯,或者涼膈散、雙解散等方藥來治療。

下面,我們來詳細地講解一下厥暈的症狀。

厥暈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1.四肢厥冷:四肢冰涼,甚至冰冷如冰,是厥暈最典型的症狀之一。 2.口噤咬牙:患者會出現牙關緊閉,不能開口的症狀。 3.昏暈:患者會出現頭暈目眩、眼前發黑、甚至昏倒的症狀。 4.其他症狀:患者還可能伴有胸悶、心悸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
如果出現了上述症狀,就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
在治療厥暈時,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。如果是由於陽熱亢盛引起的厥暈,可以用承氣湯合解毒湯來治療。如果是由於痰濕阻滯引起的厥暈,可以用涼膈散、雙解散等方藥來治療。

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預防厥暈。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降壓的食物,比如綠豆、苦瓜、西瓜等。另外,還要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如果有高血壓、心臟病等基礎疾病,要定期去醫院檢查,並遵醫囑服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