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茶癖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茶癖,又稱茶病,是指嗜茶過度,積久所致的癖病。

《丹溪心法·積聚痞塊》中記載:「茶癖者,嗜茶太過,積久所致。其症胸膈痞悶,飲食減少,面黃,乏力,腹痛。」

《儒門事親》卷八中記載:「好茶成癖,積在左脅。」

《雜病源流犀燭·六淫門》中記載:「茶癖者,嗜茶太過,積久所致。其症胸膈痞悶,飲食減少,面黃,乏力,腹痛。治用磨積丸、星術丸等方。或用石膏、黃芩、升麻為末,砂糖水調服。」

茶癖的病因是嗜茶過度,積久所致。茶性苦寒,過度飲茶會損傷脾胃陽氣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出現飲食減少、面黃、乏力、腹痛等症狀。

茶癖的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和針灸治療。飲食調理方面,應以清淡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為主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藥物治療方面,可使用磨積丸、星術丸等中成藥,或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中藥進行治療。針灸治療方面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。

茶癖的預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不宜過度飲茶。
  2. 飲茶時應注意控制飲茶量,每次不宜超過200毫升,每天不宜超過400毫升。
  3. 飲茶時應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茶葉,避免飲用寒性茶葉。
  4. 飲茶時應注意搭配其他飲品,避免空腹飲茶。
  5. 飲茶後應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。

茶癖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,只要注意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和針灸治療,可以有效改善症狀,恢復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