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茶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茶劑,方劑學名詞。指一種藥物劑型。由藥物粗粉配少量茶葉與粘合劑混合而成。製成小方塊或餅狀,用時將藥劑打碎,置於有蓋茶杯中,沖入沸水泡汁代茶服用。常用的茶劑有午時茶、感冒茶、甘和茶等。

茶劑的歷史悠久,早在《神農本草經》中就有記載。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記載:“茶葉味甘、性平,歸肺、心經。有清熱解毒、消食化痰、止渴生津、提神醒腦等功效。主治頭痛、目赤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口渴、消化不良、小便不利等症。”

茶劑的製作方法也比較簡單,將藥物粗粉與茶葉、粘合劑混合均勻,然後用手捏成小方塊或餅狀,陰乾即可。使用時將藥劑打碎,置於有蓋茶杯中,沖入沸水泡汁代茶服用。

茶劑的功效與作用主要取決於其中的藥物成分。常用的茶劑有午時茶、感冒茶、甘和茶等。

午時茶是一種清熱解暑的茶劑,主要由金銀花、薄荷、甘草等藥物組成。感冒茶是一種治療感冒的茶劑,主要由連翹、金銀花、板藍根等藥物組成。甘和茶是一種滋陰補陽的茶劑,主要由黃精、枸杞子、山藥等藥物組成。

茶劑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,但在使用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茶劑的用量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而定,不可隨意增減。
  2. 茶劑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引起副作用。
  3. 茶劑應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,以免發生意外。

茶劑是一種中醫藥劑型,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。但在使用時也要注意以上幾點,以免發生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