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厥深熱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厥深熱深,中醫名詞,指熱邪深伏之熱厥證,手足厥冷亦甚,因邪氣深伏,影響熱氣向外透達。

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中提到:「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,必發熱,前熱者,後必厥,厥深者,熱亦深;厥微者,熱亦微……」

成無己在《註解傷寒論》中指出:「前厥後發熱者,寒極生熱也;前熱後厥者,陽氣內陷也。厥深熱深,厥微熱微,隨陽氣陷之深淺也。」

治療厥深熱深,宜以清、下二法為主。

以下是《傷寒論》原文:

【原文】

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,必發熱,前熱者,後必厥,厥深者,熱亦深;厥微者,熱亦微。

【譯文】

傷寒病發病一二天到四五天出現厥冷的,必然會發熱,發熱在前,厥冷在後,厥冷越重,發熱也越重;厥冷越輕,發熱也越輕。

【解釋】

這段話是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中論述厥深熱深的條文。張仲景認為,傷寒病發病一二天到四五天出現厥冷的,必然會發熱,發熱在前,厥冷在後,厥冷越重,發熱也越重;厥冷越輕,發熱也越輕。

【應用】

臨床上,如果患者出現厥深熱深的症狀,可以用清、下二法治療。清法可以用白虎湯、大青龍湯等;下法可以用承氣湯、大承氣湯等。

【注意事項】

在使用清、下二法治療厥深熱深時,要注意辨證施治,不可盲目使用。如果患者出現陰虛陽亢的症狀,則不宜使用清、下二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