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茶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茶黃

茶黃是一種常見於小兒的消化系統疾病,多發生在夏秋季節。它的主要症狀包括小兒的面色萎黃、四肢浮腫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小便黃赤、舌苔白膩和脈滑數。

茶黃的病因主要與小兒脾胃功能虛弱、飲食不節、過食生冷油膩食物,以及貪食茶葉、瓦礫等異物有關,這些因素導致胃腸積熱和濕濁內生。

治療茶黃的方法主要是清胃化濕、健脾利水。常用的方藥包括平胃散、茵陳蒿湯和梔子柏皮湯。

平胃散由黃連、黃芩、乾薑、半夏、生薑和大棗組成,具有清熱燥濕和和胃降逆的功效,適用於小兒脾胃積熱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、舌苔白膩和脈滑數的症狀。

茵陳蒿湯由茵陳蒿、大黃、梔子、木通、滑石和甘草組成,具有清熱利濕、涼血解毒的功效,適用於小兒濕熱內蘊、黃疸尿赤、舌苔黃膩和脈滑數的症狀。

梔子柏皮湯由梔子、柏皮、黃芩、黃連、生薑和大棗組成,具有清熱利濕、涼血解毒的功效,適用於小兒濕熱內蘊、黃疸尿赤、舌苔黃膩和脈滑數的症狀。

茶黃的預防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油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,不貪食茶葉、瓦礫等異物。同時,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,勤剪指甲,避免交叉感染。

若發現孩子有茶黃相關症狀,家長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