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絕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絕汗是指病情危重階段出現大量、不停止的汗水排出,如珠如油。這個名詞在《素問.舉痛論》、《靈樞.五禁》等文獻中被稱為"汗大泄"、"絕汗"、"漏汗"、"脫汗"、"汗出不可止",宋朝的《類證活人書》記載了"虛汗不止",元朝的《世醫得效力》中也有描述"汗不止"的情況,清朝的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則稱之為"汗大泄"。這些名稱在臨床上意思相近。

【常見證候】

  1. 氣陰欲脫絕汗:主要特徵有大量汗水不止,汗液炎熱且黏稠,或者像油一樣黏膩,身體發熱,手腳溫暖,口渴並喜歡冷飲,呼吸粗重,身體疲倦無力,脣舌乾燥且紅腫,脈搏虛弱或細數無力。

  2. 陽氣欲越絕汗:主要症狀包括大量汗水淋漓不止,汗珠清澈且涼爽,畏寒躺臥,四肢冰冷,精神萎靡,面色蒼白,呼吸微弱,口渴並喜歡喝熱飲料,舌頭潤澤,脈搏微弱且有欲絕或浮躁的情況。

【鑒別分析】

氣陰欲脫絕汗和陽氣欲越絕汗都是危急狀態下出現的虛脫病徵。在重病、高燒大汗、嘔吐下瀉、大出血或長期疾病耗損陰液的情況下,會導致陰液嚴重流失,陰虛無法支持陽氣,陽氣消散後陰液亦無法生成,因而出現氣陰欲脫和陽氣欲越的危急病徵。兩者常常相互出現,只是先後順序上有所不同。

辨證要點:除了原發疾病的危急症狀外,還有氣陰欲脫和陽氣欲越的特殊症狀。氣陰欲脫的絕汗,《素問.舉痛論》說:"過熱時,毛孔打開,氣血暢通,大量汗液流失,氣也隨之外泄...勞累時,喘息時有大量汗水流出,使得內外都虛脫。"指出人體陰陽偏盛或偏衰,特別是心臟的陰陽偏盛或偏衰,以及營衛系統調節失調都會導致毛孔開啟並且汗液不停地排出。《靈樞.決氣》篇中也指出:"體液流失,毛孔開啟,汗液大量流失。"這種絕汗病狀表示病情較重,也就是所謂的"陰竭"現象,特點是汗液不停流出,熱而黏稠,或者像油一樣黏膩,身體發熱,手腳溫暖,脣舌乾燥且紅腫,脈搏虛弱或細數無力等。治療應該以益氣固脫、滋陰生津為主,方劑可以選擇生脈散加山萸肉等。

陽氣欲越的絕汗,《靈樞,經脈》篇中說:"六陽氣耗盡,陰陽分離,分離後毛孔開啟,此時絕汗才會出現",在長期疾病或重病中,陽氣耗損嚴重,特別是心臟陽氣耗損無法控制陰液,導致陰陽分離,陽氣外散,所以汗液大量流失。這種大量絕汗病狀是危急情況,被稱為"陽竭"現象。其特點是大量汗水淋漓,四肢冰冷,精神萎靡,脈搏微弱等。治療應該以補陽固脫、回陽救逆為主,方劑可以選擇參附湯加龍骨、牡蠣等。

絕汗這個病症,既可以出現氣陰欲脫的情況,也可以出現陽氣欲越的狀況,但應該根據病情變化及時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。一旦虛脫緩解,也應該根據具體的證候進行辨證治療。

【文獻引用】

《素問.診要經終論》:"太陽脈滑脈結(註1),皮膚變得白色,絕汗就會出現,出現的結果就是死亡。"

《類證治裁》卷之二:"嘉言喻氏將絕汗分為上脫、下脫和上下同時脫的情況。現在詳細講解這些病症,主要來自於陰陽調節不當。上脫的特徵是呼吸急促不續,大量汗水流失,陽氣消失,精神混亂,魂魄離散,這稱為脫陽。下脫的特徵是大量出血無法停止,陰液大量流失,經期頻繁,精氣大量流失,這稱為脫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