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巨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巨虛穴

別名:蹻足、蹻足陷、下巨虛

經絡歸屬:足陽明胃經

定位方法:正坐或仰臥狀態,屈膝,按壓脛骨前緣下方一橫指處,有酸脹感。

按摩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巨虛穴,每次3-5分鐘,每天2-3次。

針刺方法:直刺0.5-1寸,針尖向上,得氣後捻轉針體,留針15-30分鐘。

艾灸方法:艾條灸或溫灸10-15分鐘,隔日1次。

注意事項:孕婦慎用。

巨虛穴位於足陽明胃經的脛骨前緣下方,因此被稱為巨虛。該穴位具有和胃降逆、通利腸胃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胃痛、腹脹、泄瀉、痢疾、腸鳴、便祕、下肢痿痹、腳氣、水腫、小兒疳積、癲狂和癇症等疾病。

根據《素問·針解》的記載,巨虛是指蹻足(骨行)獨陷的情況,王冰的註解解釋了蹻足和骨行的含義,蹻足指的是脛骨,而骨行則指的是陷在脛骨前方。巨虛穴正好位於脛骨前緣下方,因此被稱為巨虛。

根據《聖惠方》的記載,巨虛穴位於三里下三寸的位置,這也是它的別名蹻足陷的由來。

總而言之,巨虛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一個穴位,主要用於治療胃痛、腹脹、泄瀉、痢疾、腸鳴、便祕、下肢痿痹、腳氣、水腫、小兒疳積、癲狂和癇症等疾病。按摩、針刺和艾灸都是常用的治療方法,但孕婦要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