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僦貸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僦貸季

僦貸季為上古傳說中之醫家,相傳為岐伯之師,其名見於《黃帝內經》等中醫典籍。據載,僦貸季精通陰陽五行之理,深諳色脈診斷之術,被後世尊稱為「聖工」,意謂其醫術超凡,已達聖賢之境。

學術淵源與貢獻

僦貸季之學說以「陰陽五行」為核心,強調人體與自然之相應關係。其診法注重「色脈合參」,即通過觀察患者面色、舌象等外在表現,結合脈象變化,以辨識疾病之本質。此思想對後世中醫診斷學影響深遠,尤其為《內經》所承襲,奠定「望聞問切」四診之基礎。

色脈之學

僦貸季擅長「色脈診斷」,認為五色(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)對應五臟(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),而脈象變化則反映氣血盛衰與經絡通滯。例如:

  • 面色青:多主肝氣鬱滯或寒證。
  • 脈弦緊:常與風寒或痛證相關。
    此類理論後經岐伯系統化,成為中醫「藏象學說」與「脈學」之重要依據。

陰陽理論

僦貸季主張「陰陽平衡」為健康之本,疾病乃陰陽失調所致。其提出「調和陰陽」之法,包括針灸、導引(氣功前身)及藥石等,以恢復機體動態平衡。此觀點直接影響《內經》「陰陽者,天地之道也」的論述,成為中醫治療之綱領。

歷史地位

雖僦貸季之具體醫案已不可考,然其作為岐伯之師,間接塑造中醫理論體系。《內經》多處隱含其思想,後世醫家如張仲景、孫思邈等,亦受其陰陽五行學說啟發。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序言中,更將其列為醫道源流之關鍵人物,彰顯其於中醫史上之奠基地位。

僦貸季之傳說,反映上古醫家對自然與人體關係之深刻洞察,其理論至今仍為中醫學之核心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