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救偏瑣言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救偏瑣言

痘疹專著

痘疹專著是一本關於痘疹的專門著作,全書共五卷,於1659年由清代的費啟泰所撰寫。作者在書中指出,古人對於治療痘疹的方法存在著許多偏差,尤其是在攻下、解毒、涼血和清火等方面。因此,作者依據自己的臨床經驗,寫下這本書以糾正這些偏差。該書詳細論述了痘疹的辨證原則和治療方法。除了討論了一些具體的痘科辨證外,書中還附有怪痘的圖像和備用良方。目前仍保留有十餘種的清刻本。

痘疹

痘疹,俗稱天花,是一種急性傳染病,由痘病毒引起。其臨床症狀包括發熱、頭痛、全身不適以及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,逐漸變成水泡,最終結痂脫落。痘疹具有高度傳染性,可以通過飛沫、直接接觸或者是被污染物品傳播。

辨證原則

對於痘疹的辨證原則主要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來作出判斷。其中包括風熱痘、濕熱痘、血熱痘和陰虛痘等不同的辨證類型。風熱痘常見於初起,其症狀主要包括發熱、頭痛、咽喉腫痛、皮疹顯紅、灼熱和發癢等;濕熱痘多見於中期,症狀主要有持續發熱、頭痛、身體沉重、胸悶、腹脹、皮疹暗紅以及有膿性分泌物等;血熱痘多見於後期,症狀主要有高熱不退、煩躁不安、口渴舌乾、皮疹紫紅以及出血等;陰虛痘多見於體虛長期病患者,症狀主要為低熱、盜汗、口乾咽燥、皮疹較淡、脫屑等。

治療方法

治療痘疹的方法根據不同的辨證而有所區別。其中包括風熱解毒、清熱涼血和養陰清熱等方法。風熱解毒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痘;清熱涼血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痘和血熱痘;養陰清熱主要用於治療陰虛痘。

怪痘

怪痘是指臨床上出現的特殊類型的痘疹。常見的怪痘包括出血痘、壞死痘、化膿痘和結痂痘等。

  • 出血痘:皮疹出現大量出血,可能伴有高熱、煩躁不安、口渴、舌乾等症狀。
  • 壞死痘:皮疹出現壞死,可能伴有高熱、寒戰、抽搐等症狀。
  • 化膿痘:皮疹出現化膿,可能伴有高熱、頭痛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  • 結痂痘:皮疹結痂時間較長,可能伴有發癢、疼痛等症狀。

備用良方

以下是幾個治療痘疹的備用良方:

  • 銀翹散: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痘。
  • 犀角地黃湯: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痘。
  • 大青龍湯:主要用於治療血熱痘。
  • 六味地黃丸:主要用於治療陰虛痘。

注意事項

治療痘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避免接觸病患者。
  • 保持皮膚清潔。
  • 多飲水,保持大便暢通。
  • 適當休息,避免熬夜。
  •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• 如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咽喉腫痛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